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

20160310 台語研究課程的開始

201312 嘉義蒜頭糖廠 五分車緩緩前進

我們正在車上聽黃老師精彩的導覽

帶領我們走進台糖過往輝煌的歷史

神人就在我身邊



我們常常帶著小孩子去嘉義蒜頭糖廠玩耍,每次看到五分車來來回回,都在想說應該要找個機會來參加一下導覽。就在兩年前的某天,我們正好趕上了早上最後一班導覽。

導覽的老師是黃哲永老師,他精湛的導覽內容,配上全程的台語演說,著實讓我聽得如癡如醉,雖然我的台語功力還不夠好,有一部分的詞彙還聽不懂,不過,已經深深為此而著迷。



老師自我介紹時,提到他過往的許多豐功偉業,但是,最讓我敬佩的是,他雖然已經年紀一大把了,還是願意貢獻己力,努力的傳承台語文化。

當時的我,心中萌生一個念頭,如果可以,是不是能向黃老師學習台語呢?

這個念頭一直藏在心裡,直到去年因為台語演講的需求,在youtube上找老師的台語導覽影片來看。沒有想到,今年在facebook上,赫然發現老師開課的資訊!!!

這實在非常振奮人心,原來,神人就在我身邊。回頭再研究了一下,才發現老師就是藏書界竹野內豐,活水來冊房主的父親。

老師的課開在平日,我下班後過去剛剛好可以參加,而且地點就在附近,228連假時看到這個上課資訊,顧不得放假中,馬上打電話過去報名,還好師母也沒有拒絕我這麼魯莽的行為,我報名成功!




意外重拾對書法的感覺




下著大雨的夜晚,我晚上六點就驅車到高明寺,但是除了神殿有燈以外,周邊的廂房都一片漆黑。我攔了工作人員一問,阿姨竟說應該是昨天上課,我大吃一驚,想說怎麼搞錯日期了!馬上查閱上課資訊,沒錯呀?!

不死心的我,又非常莽撞的打電話到報名專線去,電話那頭的男性聲音傳來,想必就是老師了,老師馬上跟我說他一會兒就到,叫我再等等。

好心的阿姨見不得我在大雨寒風中等待,又不能讓我去神殿裡面站,索性就把邊房的「書法展覽會場」打開,讓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。

已經想不起來上次參加書法展覽是什麼時候了。

回想到媽媽說:「因為你總是莽莽撞撞(台語:ㄘㄟˊㄘㄟˊㄍㄠˊㄍㄠˊ),送你去學個書法,好好地靜下來,看看能不能坐得住。」

小學開始寫書法的我,真的是天天寫,寫到我小學的每一件衣服,都有洗不掉的黑色墨點痕跡。曾經也是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書法比賽,一直到高中都還在寫。不只我家的春聯,爺爺奶奶家的門窗周邊,也都是我的展場,門口春聯的一個字有一張A4大小。曾經我以為我會一直寫到老,不過,大學後,我再也沒有打開我那一箱墨寶了。

陰錯陽差,我站在這一整間的書法作品前,感到震驚,一陣喜悅,卻又是羞愧。

喜的是,以前趙蕙芬老師教給我的那些欣賞書法的角度觀點,似乎一點一點的從塵封的記憶裡翻出來,甚至,看到書法開課的資訊,會有衝動想要再去提起毛筆來寫些什麼,那是我失落已久的一個興趣、一項技能,一個與文化文字相連結的橋樑,一個打從心裡喜歡研究中文字架構的命脈。

愧的是,我怎麼就這樣把曾經是生活重心的書法,撇得一乾二淨呢?

還沒有嫁人前,婆婆說希望我可以寫一份心經給她,現在已經有兩個小孩了,心經一個字都生不出來。也許,是該開始練習了。




學台語不分你我



六點四十,老師與師母已經開始整理上課教室了。就在主殿旁的一間狹長型廂房。中間一塊小白板,一張鐵椅。兩長排約莫30人座位的長桌一字排開,學員陸陸續續就坐。

看到許多學員相互問候,才知道原來這樣的課程已經行之有年,學員中不外乎教育界的前輩(幼兒園園長、國中小大學的老師、行政人員、書法老師、校長),也有美髮師、導遊等等,大家因著興趣、工作需求前來,從零開始學的人大有人在。

老師鼓勵我們說:「連外省人第二代這樣的背景都可以把台語學得嚇嚇叫,要有信心!」

樸雅吟社,是這個課程的成員們組成的。已經有很多成員不只可以吟詩作對,詩、書、畫都能信手捻來,甚至還有前輩另外在嘉義市學習「南管」。

課程學員中,我不只年紀算小,眼界也是非常小(眼睛是真的很小啦!)。今天在各個前輩的介紹下,才有種大開眼界的體悟。




補充資訊:




黃哲永老師簡介(來源:才情嘉義)


黃哲永嘉義縣六腳鄉人,長期從事閩南語教學及台灣童謠的研究,遍讀唐詩三百首,目前擔任台蒜頭糖廠文宣組長,是台語文學專家,曾於85年獲得教育文化獎章;並任東石船仔頭文史工作室召集人。長期致力於閩南語教學及台灣童謠的研究。主要著作:嘉義縣民間傳說、嘉義縣閩南語故事集、全台文、全台詩、台灣民間文學精選集等。

黃哲永獲獎資料:


榮獲學甲鎮大彎清濟宮全國徵聯比賽狀元
榮獲台中圖書館舉辦全省詩人聯吟大會狀元
榮獲花壇鄉台灣民俗村全國徵聯比賽狀元
榮獲內政部頒發全國優秀詩人獎(82年)
榮獲教育部頒發八十三年度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獎
榮獲教育部頒發教育文化獎章(85年)

黃哲永著作:


1閩南語文教材彙編~擔任指導員(83年彰化社教館編審)
2.閩南語語體文文選~擔任指導員(84年彰化社教館編審)
3.台灣童謠~編著(86/3嘉義縣文化中心獎助出版)
4.嘉義縣民間文學集~擔任審定(86/6嘉義縣文化中心印行)
5.鄉土謎~編著(87/1嘉義縣文化中心獎助出版)
6.嘉義縣民間文學集~擔任審定(88/6嘉義縣文化中心印行)

活水來冊房 (臉書點入  部落格點入)


房主:藏書界竹野內豐 黃震南



樸雅吟社 (來源:新聞 朴子樸雅吟社舉辦詩集發表會


嘉義縣朴子樸雅吟社13日上午在朴子市梅嶺美術館,舉辦《樸雅吟社詩集》發表會,由梅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銀漢主持,朴子市長王如經、梅嶺社區大學校長吳仁健,以及地方人士近百人參加。梅嶺社區大學台語漢學詩文班學員馮茂松、邱素綢、葉富美等人,也在會場吟唱創作的詩作。

朴子樸雅吟社是在92年前的日據大正11年成立,由楊爾材擔任第1任社長,聘前考試院副院長林金生祖父,新港秀才林維朝擔任教席。第2任社長為前省議員蔡錦棟,第3任社長為前朴子代表會主席黃輝煌,是黃銀漢之父,第4任社長為張明月,其後樸雅吟社中斷活動。

直到民國100年才舉辦復社,由前朴子市長王朝榮擔任復社第1任社長,繼續推動社務。並在梅嶺社區大學開辦台語漢學詩文班,請黃哲永老師擔任教席,推展詩學與漢學,學員孜孜不倦勤學,參加各地徵詩比賽履有佳績,作品也常登「中華詩壇月刊」。


梅嶺文教基金會為免樸雅吟社前輩社員的詩作佚失,在黃銀漢、吳仁健、黃哲永的努力之下,收集成立92年的樸雅吟社前輩社員詩作,編輯成《樸雅吟社詩集》一書以傳諸後代,期對本土文化的傳承盡棉薄之力。



南管 (節錄自維基百科)


南管,別稱南音、弦管、南曲、南樂、郎君唱、郎君樂、御前清音,起源於中國福建泉州,所以又叫做泉州南音

其演奏風格與曲調保留較多明清之前的演奏習慣與風格。在台灣,南管與使用北方樂器及近代北方官話的北管相對。根據樂器編制,可分成上四管和下四管。南管除可單純演奏、演唱以外,亦有搭配演員演出,稱之為梨園戲或七子戲、南管戲。布袋戲、歌仔戲也有部分用南管音樂搭配演出。2009年南管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


南管的起源,眾說紛紜,但一般認為起源於唐,形成在宋,是全中國最古樸的樂種之一,其樂曲形式與演奏速度有唐宋大 曲的遺風,樂曲往往從散板開始,逐漸加快,形成散、慢、中、快的速度結構。

而就樂器型制上看,南管簫保持唐代一尺八寸、十目九節的規格,琵琶橫抱與唐宋時期相同。其曲目主要由指、譜、曲三大類組成,是中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,有純器樂曲也有可唱奏的曲目,唱曲以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話為正音,且涵蓋了藝術性極高、類似宋代慢詞的曲目。不論是在樂曲、樂器、演奏方式等等,南管都一定程度保留了古樂遺風,所以有音樂活化石的美譽。目前主要流行於於福建及台灣、東南亞一帶華人聚居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